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

联系我们

电话:0571-81609925 87825066
手机: 18368827904
邮箱:postmaster@zj-liantai.com
微信: 18368827904
Q Q: 2841179807


    微信公众号              微信小程序


请留下您的建议和问题
桐乡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河山医院改扩建工程——医疗综合楼 ——绿色医疗的新标杆
联泰科技 2025-11-12 浏览:0

  桐乡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河山医院改扩建工程——医疗综合楼

  在当前 “双碳” 目标引领与医疗建筑高品质发展的双重需求下,桐乡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河山医院改扩建工程中的医疗综合楼,以超低能耗为核心设计理念,整合多项先进节能技术,构建了兼顾医疗功能需求与绿色低碳目标的建筑体系。以下将从围护结构、遮阳系统、气密性控制、空调新风系统、照明设计及光伏应用六大维度,详细阐述项目的关键技术措施与实施细节。

  一、超高标准围护结构:筑牢建筑节能 “第一道防线”围护结构作为建筑与外界热量交换的主要载体,其热工性能直接决定了建筑能耗水平。本项目在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基础上,对屋面、外墙、外窗等关键部位进行热工性能 “升级”,同时针对特殊区域强化保温隔热设计,实现全方位能耗管控。

  (一) 主体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突破。屋面:采用高效保温构造体系,平均传热系数低至0.25W/(㎡·K),有效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传入与冬季室内热量散失,显著降低空调与采暖负荷。外墙:通过优化保温层厚度与材料选型,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控制在0.39W/(㎡·K),优于现行节能标准要求,可有效阻断室外温度波动对室内环境的影响,为医疗空间(如病房、手术室)的恒温需求提供稳定基础。外窗:选用高性能节能窗,平均传热系数仅为1.50W/(m·K),同时搭配 Low-E 镀膜玻璃与惰性气体填充,在提升保温性能的同时,减少太阳直射眩光,兼顾节能与室内光环境舒适度。

  (二) 特殊区域针对性保温设计为避免 “热桥效应” 与局部能耗漏洞,项目对地下室外墙、首层地面及空调 / 非空调房间分隔区域进行专项设计:地下室外墙与建筑首层地面:设置专用保温隔热构造,有效隔绝地下土壤温度与地面室外冷空气对室内的影响,防止地下潮气渗透与热量损失,保障地下功能区(如设备机房、药品库房)的环境稳定性。空调与非空调房间分隔:针对两类区域的温度差异,分别采用差异化保温措施 —— 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的楼板铺设30 厚 Ⅲ 型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,隔墙采用20 厚无机保温膏料,通过精准控温减少能量跨区域传递,避免空调系统 “无效能耗”。

  二、高气密性控制:阻断无形 “能耗漏洞”建筑气密性是超低能耗建筑的核心指标之一,若气密性不佳,室外冷空气 / 热空气会通过缝隙渗入室内,导致空调 / 采暖系统能耗激增。本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全程严格控制气密性,关键指标达到行业高水准:外窗:气密性等级达到8 级(依据《建筑外门窗气密、水密、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》GB/T 7106),可有效阻止室外空气通过窗缝渗透,减少热量损失与能耗浪费。外门与分隔门:外门及分隔空调与非空调空间的户门,气密性等级均达到6 级,避免不同温度区域的空气通过门体缝隙串流,保障空调区域的温度稳定性,降低系统运行负荷。此外,项目在施工阶段采用专用密封材料(如高气密性密封胶、防火密封条)对墙体拼接缝、管道穿墙板缝隙等关键部位进行密封处理,进一步提升建筑整体气密性,从源头阻断 “无形能耗”。

  三、功能性隔声设计:兼顾节能与医疗空间声学需求医疗建筑对声学环境要求严苛(如诊室需避免噪音干扰诊疗、病房需保障患者休息、手术室需维持安静操作环境)。本项目在节能设计基础上,同步强化楼面隔声性能,选用30 厚轻质隔声砂浆 + 5 厚 HTK 微孔聚乙烯复合隔声垫的组合构造,应用于诊室、病房、手术室、办公室、治疗室等核心功能性房间。该隔声体系可有效降低楼面撞击声(如人员走动、医疗设备移动)与空气声(如说话声、设备运行噪音)的传递,撞击声压级可控制在 60dB 以下,满足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》中医疗建筑的高等级隔声要求,实现 “节能” 与 “声学舒适” 的双重目标。

  四、被动式遮阳系统:降低夏季空调负荷 “利器”夏季太阳辐射是空调能耗的主要来源之一,尤其建筑东向、南向、西向受太阳直射时间长、辐射强度大。本项目针对这三个朝向的外窗,采用中置百叶遮阳系统,通过以下优势实现节能:灵活性调节:百叶可根据太阳高度角与日照强度灵活调整角度,在夏季有效遮挡直射阳光,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,经测算可降低夏季空调负荷约 20%-30%;冬季则可收起百叶,让阳光充分进入室内,利用太阳能采暖,实现 “夏遮冬透” 的智能调节。耐久性与维护便利性:中置百叶设计将遮阳部件置于双层玻璃之间,避免风吹雨淋导致的部件损耗,减少后期维护成本,同时不影响外窗外观整洁度,与建筑整体风格保持统一。

  五、高效空调新风系统:平衡能耗、舒适度与医疗安全医疗建筑的空调新风系统需同时满足 “节能运行”“恒温恒湿”“空气洁净” 三大核心需求,本项目通过 “一级能效机组 + 高效热回收 + 精准净化” 的组合方案,实现多目标平衡。

  (一) 一级能效变频多联机:按需供能,降低运行能耗空调系统选用一级能效变频多联机,机组能源效率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:全年能源消耗效率(APF)≥4.5,较二级能效机组(APF 约 3.8)节能约 18%;制冷综合性能系数(IPLV)≥6.0,在部分负荷运行时(如春秋季或夜间低负荷时段),可通过变频调节自动匹配冷量需求,避免 “大马拉小车” 的能耗浪费,尤其适配医疗建筑 24 小时连续运行、负荷波动大的特点。

  (二) 双级热回收技术:最大化回收能源,减少新风能耗新风系统是医疗建筑的能耗 “大户”(需持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并进行处理),本项目创新采用 “排风热回收 + 全热交换热回收” 相结合的双级热回收方案,实现能源高效循环利用:排风热回收机组:制冷回收效率≥80%,制热回收效率≥75%,可回收空调排风中的冷量(夏季)或热量(冬季),用于预处理新风,减少新风处理所需的冷量 / 热量消耗;全热交换设备:回收效率≥75%,进一步回收排风中的显热与潜热(如夏季排风的湿度),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与湿度调节负荷,同时减少室内湿度波动,保障手术室、ICU 等区域的恒湿需求。

  (三) 精准空气净化与低能耗运行:兼顾医疗安全与节能医疗建筑对新风洁净度要求极高(需避免细菌、病毒、颗粒物进入室内),项目在新风热回收系统中集成高效空气净化装置,对≥0.5μm 细微颗粒物的一次拦截计数效率>85%,可有效过滤室外雾霾、花粉及微生物,保障医疗空间空气安全。同时,系统严格控制单位风量耗功率,送风量大于 10000m3/h 的空调系统,单位风量耗功率小于0.192W/(m3·h),低于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GB50189 的现行规定,在满足净化需求的同时,进一步降低风机运行能耗。

  六、绿色照明与光伏应用:构建 “被动节能 + 主动产能” 双体系。

  (一) 自然采光与 LED 照明:降低照明能耗,提升光环境品质项目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自然采光优化,通过合理布局开窗位置、增大窗地面积比,让诊室、办公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充分利用自然光,减少白天人工照明依赖。在人工照明方面,全部采用LED 光源,相较于传统荧光灯,LED 光源节能率可达 50% 以上,且使用寿命长(约 5 万小时,是荧光灯的 3-5 倍),减少后期更换维护成本。同时,主要功能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(LPD)严格控制在现行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GB50034 规定的目标值以下(如诊室 LPD≤6W/㎡),实现 “高效节能 + 舒适光环境” 的双重效果。

  (二) 屋顶光伏系统:自发自用,减少碳排放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绿色低碳属性,项目在医疗综合楼屋顶部署分布式光伏系统,具体配置如下:选用 373 块 585Wp 多晶硅电池组件,总装机容量达到218.205kWp;光伏系统所发电量优先满足建筑自身用电需求(如照明、空调、医疗设备辅助用电),剩余电量可并入电网,实现 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 的运行模式。经测算,该光伏系统年均发电量约 25 万度,可为本项目节约标煤约 80 吨 / 年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00 吨 / 年,不仅降低建筑运营阶段的电费支出,更助力实现 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 目标,为医疗建筑绿色转型提供示范。

  总结:桐乡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河山医院医疗综合楼超低能耗项目,通过 “被动节能(围护结构、遮阳、气密性)+ 主动节能(高效空调、绿色照明)+ 可再生能源(光伏)” 的多维技术整合,构建了一套适配医疗建筑功能需求的超低能耗解决方案。项目不仅大幅降低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与碳排放,更通过隔声、净化、恒温等设计,提升医疗空间的舒适度与安全性,为我国县域医疗建筑绿色化、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
  附: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识证书

 
  • 联系地址
  •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391号西湖国际科技大厦D中4楼
  • 18606542115
  • 微信公众号 | 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15-2025 | 首页-浙江联泰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34832号-3